法治揚帆立潮頭 引領保障促振興
法治揚帆立潮頭 引領保障促振興
——2021年度農業農村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綜述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鐘欣 見習記者 劉云
鄉村振興促進法、種子法、動物防疫法、黑土地保護法……一年間,多部法律法規制修訂工作相繼推進,密織頂層制度保障網;
春耕備耕、農資經營、農產品質量安全……全國各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精兵圍繞農業生產重點工作任務,堅守法治紅線;
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開展“憲法進農村”以及“鄉村振興、法治先行”普法專題活動……形式多樣的普法隊伍來到阡陌間,讓法治春風吹遍田間地頭。
潮頭風正勁,揚帆開新局。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啟航,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回顧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和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成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基立柱。
夯實良法之基 加強重點領域立法
2021年6月1日,鄉村振興促進法正式施行,標志著鄉村振興戰略邁入有法可依、依法實施的新階段。作為我國第一部直接以“鄉村振興”命名的法律,其將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各地行之有效的實踐經驗法定化、制度化,為鄉村振興路指明航向。
提綱挈領,綱舉目張。2021年以來,農業農村部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法治中國建設“一規劃兩綱要”[《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強化法治頂層設計。制定《農業農村部關于全面推進農業農村法治建設的意見》,明確到2025年農業農村法治建設總目標和要求,對全面加強農業農村法治做出部署、確立相應對策措施。
“好種多打糧,劣種苗兒黃?!贬槍倜皞瘟?、套牌侵權等種業侵權現象,2021年1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新修正的種子法,其中首次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擴大植物新品種權保護范圍、提高侵權損害賠償標準,為種業振興加固法律保障。
多管齊下,農業農村部同步推動動物防疫法及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修訂工作,并配合立法機關加快糧食安全保障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畜牧法、黑土地保護法等制修訂進程,為農業重點領域構建完備制度保障。
加強規章、規范性文件配套完善工作,嚴格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制修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農業病蟲害測報管理辦法、獸用生物制品經營管理辦法、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管理規定等10部部門規章,對28部規章、規范性文件的部分條款進行一攬子修改,廢止1部規章,并開展涉及長江流域保護、行政處罰內容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清理。
同時,農業農村部全面推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確?!凹t頭文件”規范化,防止無法律依據增加部門權力、減損管理相對人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違法設立行政許可事項、違反公平競爭或法律程序要求等問題,從源頭杜絕違法文件出臺,守住依法合規底線。
培育善治新風 推進規范依法行政
2021年6月4日,鄉村振興促進法正式施行第4天,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能力提升工作會議,全國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議執法工作改革經驗成效——
安徽省馬鞍山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設立綜合科、執法監督科,針對長江刀鱭非法捕撈專項整治、春耕春防執法等重點工作集中專職力量;
湖北省武漢市完善跨部門執法協作配合機制,與市場監管、公安、生態環境等部門溝通協作,完善行刑銜接機制,推進信息共享、案件協查工作……
強化執法力度,練就執法尖兵。2021年,農業農村部推進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累計出動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445.28萬人次,查辦各類違法案件10.46萬件,為農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3.43億元。印發30個農業行政執法典型案例和10個指導性案例,公布第三批90個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窗口和30個示范單位,示范引領執法能力提升。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相繼開展執法大練兵活動,執法人員通過模擬辦案、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角逐,以比促學。
錨定重點領域,精準部署執法工作。農業農村部發布《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服務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的指導意見》,聯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開展種業執法監管年活動,圍繞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農資質量、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江禁漁、動植物檢疫等重點領域部署執法工作。
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簡行政審批事項。2021年5月1日,執業獸醫注冊取消并改為備案,為全國各動物診療機構、執業獸醫師帶來便利。一年間,農業農村部共推動3項新取消行政許可事項落地,將“動物檢疫證明”“農藥登記證”等9個許可證照納入國家電子證照標準編制范圍并公布實施,并新增11項全程電子化行政許可事項。為保障全鏈條規范許可行為,制定農業農村部行政許可實施管理辦法,公布農業農村領域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1年共受理許可申請8.9萬件、其他政務服務事項3.9萬件,按時辦結率100%,申請人好評率100%。
強化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年辦理行政復議案件424件,行政應訴案件201件,復議案件全部按時辦結,行政訴訟和國務院裁決案件全部勝訴,實現“案結事了”。
深耕法治文化 普法創新成果顯著
舞臺上,一場場法治文化展演活動如火如荼,蘊含法治元素的快板、說唱、小品等文藝節目接連上演;普法直播間里,法學專家引用趣味故事科普法律內容,讓農民群眾在沉浸式交流中學法用法……
接地氣,潤人心,這是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全國各地“鄉村振興、法治先行”普法活動的縮影。2021年,農業農村部全面推進鄉村法治宣傳工作,一批特色普法宣傳活動和陣地相繼涌現。2021年12月16日,在四川省蒲江縣明月村舉辦的2021年全國“憲法進農村”主場活動上,法治文藝節目展演、法律咨詢服務、法治民俗作品展示、非遺表演等同步進行,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識。與此同時,一批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相繼建立。2021年10月,江西省創建“江西紅壤農業博覽園法治宣傳教育示范基地”,打造法治文化墻、廉政小道、法治長廊、法治公園等普法陣地,讓游客在觀賞游玩的同時接受法治宣傳教育。
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暢通普法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2021年,農業農村部與司法部等部門聯合印發《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實施方案》《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規范(試行)》,組織發布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標志牌、農業農村普法標識式樣,打造農業農村普法品牌形象。各地陸續出臺示范戶培育工作實施細則,推動示范戶培育走深走實:福建省明確從有村組干部、村婦聯干部、人民調解員、網格員、合作社帶頭人、返鄉創業大學生青年等人員的家庭中遴選示范戶,山西省提出在全省鄉村振興三類縣分層次、按比例推進示范戶培育進程,江蘇省組建普法講師團服務培育工作……各地循序漸進,因地制宜,推動示范戶逐步覆蓋全省各行政村。
頂層設計不斷完善,執法力量日益壯大,全民普法創新成果不斷顯現?;厥走^去一年,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和法治政府建設有序推進。
春暖花開萬象更新,春苗拔節聲聲有序,法治動力愈加澎湃。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農業農村部將持續堅持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接續推進農業農村法治建設,保障鄉村振興在法治軌道上有序推進、行穩致遠。
責編:李亞新 劉云(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