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委書記江穩:
牢牢扛起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政治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边M入新發展階段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對扎實促進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戰略部署,這是我們必須牢牢扛起的政治責任。要實現共同富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是必經之路。近年來,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立足自身優勢和基礎條件,堅持城鄉統籌、融合發展,通過興產業、護生態、抓治理、強要素,積極探索了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路徑模式。
興產業,夯實共富之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拓展鄉村多種功能,向廣度深度進軍,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東寶區堅持特色化、集群化發展,著力構建“生產在農村、加工在園區、銷售在線上、發貨在云倉”的鄉村產業發展格局,不斷打牢農民農村共富基礎。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聚焦“小而精”“小而優”“小而美”的特色優勢,依托1009家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建立了一批規?;a業基地,拓展形成食用菌、中藥材、食用醬、特色蔬果、蜂蜜、畜禽等6條產業鏈,全力打造農副產品特優區。聚焦農產品附加值提升,高起點規劃建設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突出休閑食品、中藥材和畜禽產品加工板塊,招引一批精深加工產業企業集聚發展,推動農村由賣“原字號”向賣制成品轉變。加快發展農村電商,實施農副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成鄂中電商直播基地,發展網紅經濟,助力農民賣得多、賣得遠、賣得好。2021年,從事電子商務的經營主體發展到1600余家,吸納從業人員6200人,農副產品線上交易額突破2億元。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推進“農林文旅康”融合發展,培育了休閑農業、森林康養、體育旅游、精品民宿等旅游示范點120家,促進了鄉村經濟多元發展。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鄉村產業利益聯結機制,推行“政府引導、集體領航、市場主導、群眾參與”的抱團發展模式,實現農民和集體“雙增收”。
護生態,緊扣共富之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東寶區緊扣生態宜居要求,堅持整體規劃、示范引領、全域提升、共建共享,合力建設美好家園,讓綠色成為共富底色,繪就美麗鄉村畫卷。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擦亮小城鎮”行動,投資1億元推進6個精致城鎮建設,投入1.63億元建成兩條美麗鄉村示范線,打造了“幸福來龍”“紅色八角”等一批精美村莊和精品農舍,催生了一批美麗經濟。大力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安全飲水、農網改造、光纖升級、村組公路等基本實現往戶延伸;申報創建國家整縣推進水美鄉村示范縣,投資5.8億元高標準完成兩條水系連通建設試點,加快建設河湖相連、庫塘多點的水利基礎設施。全域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實施“廁所革命、防護林建設、集鎮生活污水治理、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四大生態工程,全區農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4.2%,森林覆蓋率達61.95%,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100%,鄉鎮集鎮污水收集處理實現全覆蓋。積極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布局、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全面完成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區管校聘”改革,提標建設便民服務中心、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文化體育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衛生室等服務陣地,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
抓治理,恪守共富之本。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創新鄉村治理方式,提高鄉村善治水平。東寶區堅持黨建引領鑄魂,探索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實踐,持續擦亮積分制管理、五員議事、“紅領章”先鋒行等三大基層治理首創品牌,切實固牢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共富基石。大力實施“墩苗、頭雁、強基”工程,選優配強鎮村黨組織書記;扎實開展“紅領章”先鋒行活動,以“紅”色教育、“領”辦實事、建“章”立制,推動了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深入推行積分制管理,調動了農民群眾共同締造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全域推行“五員議事”,引導農村優秀黨員、退伍軍人、老教師、村民代表、回鄉能人等五類人員參與鄉村治理。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完成“雪亮工程”建設,實現了區、鎮、村視頻監控聯網應用;建成區、鎮、村三級綜治中心,發揮一村一輔警一法律顧問作用,開展“一站式”受理矛盾糾紛調處,成功化解了一大批信訪積案。常態化開展文明鄉村、“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推進移風易俗,整治婚喪陋習,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強要素,激活共富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東寶區一以貫之打好資金、土地、科技、人才等要素保障“組合拳”,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基礎支撐。強化資金保障,抓實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工作,每年安排財政收入增量的15%、存量的50%充實本級銜接資金預算,以財政投入引導構建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機制。強化用地保障,高質量推進土地綜合整治,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保障設施農業發展用地,不斷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實現鄉村發展與資源保護雙贏。強化科技保障,積極申報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全力打造長江經濟帶生態循環農業示范;選派65名科技特派員指導鄉村產業,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120項。強化人才保障,引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農村實用人1360人,并向農村實用人才提供安居住房、職業培訓和公共服務,努力讓更多人才更好服務鄉村振興。
作者: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委書記 江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