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百名程序員組團下鄉——且看代碼養豬和種樹成效幾何?
5月25日,阿里巴巴啟動“鄉村振興技術官計劃”,在內部分批次選拔招募技術人才,組團下鄉助力鄉村振興和縣域人才培養。此前,該計劃已在阿里內部試運行半年,160名技術人在全國7個欠發達縣開展服務,項目包括養豬、種樹、旅游、文物保護等?!班l村振興技術官計劃”的背后是中國科技公司對社會責任和技術公益的思考與探索。
阿里巴巴員工在河北青龍縣幫助農民解決板栗老樹“保護難”問題。
養土豬、種板栗……“碼農”真的成了“農”人
2021年9月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透露:“阿里將派駐鄉村振興技術官到田間地頭去,送技術下鄉授人以漁,為縣域提供技術保障、培訓與支持,為鄉村提供更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撐?!碑斈?1月,“鄉村振興技術官計劃”啟動試運行,首批160名技術官和專家志愿者入選。
據了解,這160人以技術開發專家為主,試運行半年以來,他們組團在山西、四川、河北、湖南、陜西5個省份的7個欠發達縣域開展數字化志愿服務。這些項目涵蓋田野文物保護、農產品溯源、數字治理、智慧文旅、種樹養豬等領域。
在陜西清澗縣,鄉村振興技術官瞄準全縣5萬多頭黑毛土豬,給它們裝上數字耳標,讓每頭豬都有數字檔案,監控豬的步數,確保每頭豬每天跑夠2萬步。目前首批土豬溯源碼已投入使用,檢測報告顯示,“跑步豬”比普通豬脂肪含量少3/4。
在河北青龍縣,鄉村技術官聚焦當地板栗老樹“保護難”問題,開發了“青龍百年金栗”小程序,跨區域連接全國消費者,組織網友在線認養。認養者可以給老樹冠名,并獲得板栗、水果、菌菇、雜糧、景區門票等組合而成的大禮包。
阿里巴巴技術人員幫助河北青龍縣開發了板栗古樹認養小程序。
技術官:雙休日湊齊人加班干 看重“授人以漁”
郝利輝是來自阿里云的程序員,去年底入選鄉村振興技術官,與同事黃梅龍、薛飛、孫曉光組團去到河北青龍縣,跟常駐當地的阿里鄉村特派員劉琳一起開展助農,“青龍百年金栗”小程序就出自他們之手。
郝利輝坦言:“做農業不需要太高大上的技術,關鍵要實在。我們跟農民兄弟一起,一步一步地干,爭取實實在在地把老樹保護好,把栗子賣掉增加鄉親們的收入,這是第一步。后面我們還會把當地優質的農產品、旅游資源也介紹出去,圍繞板栗把青龍整個縣域的品牌做上去,線上線下聯動起來?!?/p>
由于工作時間各有本職工作,項目組成員只能加班干,郝利輝說,最大的困難就是人員協調:“比如前端發現了問題,要等后端有時間才能調,一開始進度比較慢。我們干脆就周末找地方一起加班,從早上8點干到晚上10點,終于趕出來了?!?/p>
完成開發后,團隊把小程序交給了青龍縣當地的一個團隊。郝利輝說:“數字技術‘授人以漁’是公司對每名鄉村振興技術官的要求。當地很缺數字化人才,我們跟兩名返鄉大學生交流比較多,除了教產品運營,也帶他們用低代碼等簡便技術?!?/p>
郝利輝認為,項目跑通后具備可復制性,優質、稀缺的農產品普遍適用認養模式?!罢J養不僅是賣貨,我們希望打通社會化生態農業,建立城鄉之間的連接,建立人跟大自然的連接。以后采栗子的時候,認養人可以到青龍來,跟農民一起親身體驗豐收的喜悅?!彼f。
程立:“技術公益是阿里投身社會公益的主要手段之一”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程立表示,科技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必須發揮好技術的作用和平臺的能力,技術公益已經成為阿里巴巴ESG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阿里投身社會公益的主要手段之一??萍计髽I不僅要深耕自立自強的高科技,還要踐行“人人受益、責任擔當、開放共享”的好科技?!凹夹g人可以用代碼讓世界變得不一樣?!彼f。
據悉,2019年3月阿里巴巴成立技術公益委員會,號召員工“用技術助力公益,讓科技更有溫度”。三年多以來,阿里持續踐行技術公益,包括推動信息無障礙技術和減碳發明專利的開放,發起“漢典重光”項目、開發古籍識別系統、利用AI技術讓散落海外的中國古籍“回家”等。
作者:李青